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服务>志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志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09-03作者:佚名 浏览量:0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卯密布,山高坡陡。近三年平均日照时数2331小时,平均气温8.1℃,平均降水量513.2毫米,平均无霜期158天。雨水相对集中在7、8、9三个月。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由于地形的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日暖、早晚凉且高湿的条件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

  进入8月份,多雨、高温环境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的萌发侵染。志丹县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根据晚疫病数字化预警系统监测和深入地块普查发现,马铃薯晚疫病发生0.16万亩,平均病株率12.4%,病叶首见期在8月初,较去年同期偏迟5天左右。总体零星发病。

  一、发病原因

  1、生态环境适宜,品种抗病性差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由致病疫霉引起,是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卵菌病害。其流行性强、危害重,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气候条件以温度、湿度影响最大,当条件适宜时可大面积发病。

  2、栽培管理水平低,防控措施不到位

  由于对田间管理的力度不到位,密度过大,通透性差,极易造成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同时,群众普遍存在认识偏差,没有提前预防的习惯,绝大多数都是在病害流行后才喷施药剂,致使防治效果不佳。

  二、防控措施

  1、合理选种:减少初浸染源选用脱毒种薯可以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与品质。脱毒马铃薯植株抗高温、干旱的能力较强,能有效降低晚疫病的发生程度。

  2、合理轮作:适期晚播,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采取高垄栽培方式,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或临近种植。

  3、强化监测预警:科学监测是摸清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的前提,做好预警系统监测、综合分析晚疫病流行趋势是马铃薯晚疫病有效防控的关键环节。马铃薯花期至成熟期如多雨、多雾天气,应3-5天开展一次定点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开展防治。

  4、科学防治:晚疫病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做到及时防治和多次防治。出现连续降雨,一旦田间出现晚疫病斑或中心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外深埋。并对中心病株周围30-50m范围内的植株喷洒精甲霜锰锌、霜脲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控。在发病前可用80%代森锰锌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75-100g喷雾预防;发病期可选用60%丙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80-100g/亩,或72%霜氰.锰锌可湿进行防治。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830/98508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