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傍晚,秀英区西秀镇荣山寮村造梦乌托邦民宿,市民游客三三两两地坐在院子里,或惬意地吹着海风,或品尝美食聊天,笑声与美味交织,让民宿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类似特色民宿隐身在海口美丽乡村中,成为乡村网红打卡点。近年来,海口立足美丽乡村资源,积极发展民宿产业,各乡村创新打造了一批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民宿,在满足游客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同时,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村民就地就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新引擎,谱写了海口和美乡村的崭新篇章。
游客在秀英区西秀镇荣山寮村漂浮的人民宿享受惬意时光。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石中华 摄
盘活闲置房 绽放特色民宿新魅力
周末,和家人或朋友到近郊游玩,找家别有韵味的民宿住下,享受远离闹市的“诗和远方”,是许多市民休闲放松的热门方式。8月25日,沿着火山石乡道前行,不久就到了位于秀英区永兴镇儒张村的沐心石屋民宿,一间间古雅别致的民宿客房,大都保留了石屋原有的风貌。
曾经破旧的火山石古屋,经过修缮后变成了精品民宿,绽放出新的魅力。“我们将农户闲置的火山石古屋保护性改造成民宿,实现了古屋的保护和增值。”海南邑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增兵说,修缮过程中对古屋“量体裁衣”,根据古屋特点进行设计、修复,将其改造成特色民宿,去年获评了海南省银宿级民宿。
与此同时,藏身美兰区灵山镇大昌村委会溪头村的几家民宿同样受到众多市民游客欢迎。“在这里,可以住在农家小院,吃着农家菜,静下心来体验古琴韵味。”8月24日,市民陈女士一家三口来到溪头村,入住琴音溪语民宿,房间里的古琴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孩子体验了古琴的律动,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陈女士说。
美兰区灵山镇琴音溪语民宿改造后受到众多市民游客欢迎。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鹤 摄
今年来,在美兰区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大昌村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引入海南溪头古琴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资金,以古琴为主题,打造集古琴制作、培训、演出,以及古琴博物馆、主题民宿、农家乐等业态于一体的溪头古琴文化村。
此外,该公司通过盘活闲置房屋资源打造主题民宿,作为其中的重点业态之一,现如今,村子里的多家民宿已陆续投入运营。每逢节假日,一些民宿甚至“一房难求”。
海南溪头古琴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市场部副总监李昭阳介绍,公司还计划盘活村子里更多闲置房屋资源,建设多家主题民宿,目前,已有超30户村民有意出租闲置房屋用于改造成特色民宿。
培育多业态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民宿一头连着八方游客刚需,一头连着乡村振兴。在海口,越来越多特色民宿悄然兴起,通过民宿与生态的自然结合、民宿与文创的艺术碰撞,带动乡村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市民游客打造出不同形式的“诗和远方”。
8月25日,走进位于龙华区新坡镇的海口潭丰洋火山湿地农庄,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风景画映入眼帘。在民宿区域,一座座独栋木屋绿植环绕,屋檐悬挂着古色古香的灯笼,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潭丰洋火山湿地农庄负责人王作学介绍,通过湿地科普、团建露营、研学教育等方式,农庄吸引了越来越多人走进湿地、了解湿地、爱护湿地。
星空三角屋、帐篷露营地……在海口潭丰洋火山湿地农庄,游客或体验农事,感受农田种植劳作的乐趣,或下水感受冷泉清凉,尽情享受乡野乐趣。“白天体验湿地文化,晚上参与篝火晚会,第二天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醒来,真的很美妙。”带着孩子研学的家长陈星妙说。
家长带孩子在龙华区新坡镇潭丰洋火山湿地农庄泡冷泉。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康登淋 摄
近年来,海口各乡村因地制宜,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民宿+”融合发展之路,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8月25日,在琼山区红旗镇道崇村海口三角梅共享农庄,一座座白色的露营帐篷立于碧绿的草坪中,与农庄的三角梅花海交相辉映,显得清新自然。“农庄以三角梅为主题,景色非常漂亮,大草坪上的露营帐篷非常吸引人。”市民陈晓告诉记者,她经常带家人来体验露营,夜晚在帐篷内伴着花香入眠,心情舒爽,身心也得到了极大放松。
“这是我们精心打造的酒店式露营帐篷营地。”海口三角梅共享农庄总经理吴清义表示,自露营帐篷营地开设以来,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游客。如今,到农庄赏花海、吃烧烤、围炉煮茶、夜宿观星,已成为很多市民游客的周末近郊游选择。就业家门口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8月24日,记者在琼山区红旗镇苏寻三村委会泮边村泮边休闲农庄看到,依水而建的长廊宛若玉带,市民游客正聚在长廊处品茗、钓鱼。农庄内,有几间极具特色的民宿房间,工作人员正为即将到来的度假团队开展房间打扫服务。
市民游客在琼山区红旗镇泮边休闲农庄游玩。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苏弼坤 摄
“农庄2012年开业,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热门打卡地。”泮边休闲农庄负责人张忠民告诉记者,依托农庄,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我2012年开始在农庄打工,月工资3200元左右,有时还有奖金。工作轻松,离家又近,还能照顾家庭。”苏寻三村委会岛南村村民陈红说,农庄距离家只有500米,依托农庄,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能兼顾家庭。
据了解,美兰区溪头村多家民宿员工中,多为大昌村村民,岗位涉及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当前,溪头村4栋民宿正加紧改造建设,计划于国庆节前投入运营。”美兰区大昌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月介绍,该村通过对乡村闲置房屋资源进行盘活利用,推动农旅融合产业延伸发展,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过去在外打零工,骑电动车上下班往返需要近一个小时,如今,我就在家门口上班。”51岁的溪头村村民黄云霞是琴音溪语民宿一名客房服务员,谈及在家门口上班的心得,她显得特别开心。
如今,“民宿+”正成为海口发展乡村经济的新引擎,一个个特色民宿不仅让村容村貌焕新颜,也为游客打造了“诗和远方”。在民宿产业的带动下,众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和就业。
未来,海口将继续加大民宿产业的发展力度,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努力打造更多高品质的民宿项目,让更多乡村民宿“出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记者手记
为乡村民宿 注入文化内涵
在潭丰洋火山湿地农庄星空三角屋,躺着望满天星斗;在沐心石屋民宿,品地方特色美食……不断提档升级的民宿,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喜迎八方来客。
海口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培育新业态,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让众多村民鼓起“钱袋子”,为幸福加码,绘就乡村共富新图景。
在民宿产业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海口民宿发展仍存在规模不大、品牌效应不强、营销能力欠缺等问题,亟需引导扶持壮大。因此,要在“民宿+”产业发展上做好文章,相关部门应加强资源整合,植入当地特色文化要素,衍生出更多消费场景,通过组团发展,推动吃住玩一体化、全链条发展,不断放大乡村民宿产业增值效应。同时,要提升服务水平和文化品位,丰富游客多元化文旅体验,增强对游客的“磁引力”,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