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简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源头。内江市市中区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学”促“干”、务求“实”效,深入推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最大程度地建设幸福家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聚焦“学”字,强化党建引领明方向。学习借鉴“千万工程”蕴含的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求实理念、辩证思维、为民情怀、强基固本,为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重要突破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心聚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强化区级高位统筹、镇级组织实施、村级执行落实,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区镇村”三级组织体系;建立镇、村级片区党组织13个,实施“头雁”“淬火”“蹲苗”“春苗”四大工程,培养乡村振兴实用人才1.9万名;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攻坚、党员干部全发动,实现2.59万户农户全包联。推动统筹平衡发展。秉承“集中连片、整体安排,统一规划、分别实施,试点示范、渐次推进”原则,推动全区农村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规划先行、多规合一,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贯彻落实目标镇、村“一图一方案一清单”,以村级党组织为主体,紧抓建设落实,推进宜居宜业乡村和美;制定基础补短、环境美化、产业助力、服务提升、风貌改善等8项重点任务,有效承接“千万工程”六个方面。坚持问民为民惠民。镇村干部深入群众,党员充当宣传发动主力军,开展280余次院坝会,6次入户宣传调研专项行动,切实做到“干不干、怎么干,群众说了算”,充分向群众问计问需;紧盯急难愁盼,为民服务解忧,引导群众主动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共创共富共同美好;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下大功夫美化环境,推进“甜城办”下沉基层建设,实现老有所依、住有宜居、事事有回音。
聚焦“干”字,探索创新举措破难题。锚定农村面貌改善八项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摸实情找痛点,出对策一一化解,为真干苦干增底气。合力破资金难题。积极开展“走上去”,实行“硬整合、强整合”机制,统筹乡村振兴、交通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向目标镇倾斜;积极申报债券项目、农发行融资项目,争取融资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乡贤、返乡能人、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投资。真抓破实干难题。抓好本土资源、以旧换新,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充分尊重实际,不搞千篇一律,因地制宜地实施分类整治,全面改善民居风貌,加速本土化创新;抓住农村“五网”短板,建设民生路网、保障农村水网、升级改造电网、完善讯网气网,针对性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抓准农村“脏、乱、差”痛点问题,深入实施“六净六顺”工程,全面做好清杂去乱,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增强群众居住幸福感和舒适度。以比破执行难题。成立专项工作督查组,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督查,实现“适时调度督导、一月一通报”;建立比便民利民看公共服务、比群众参与看干部作风等“八比八看”季度考评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动力;为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建立季度“红黑榜”,“红黑榜”上先进“亮绩”、后进“亮丑”,实现跟踪问效。
聚焦“实”字,重实践求实效促发展。实乃谋事创业之基、做人做事之本,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才能推动发展,取信于民。务实渐进推进工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次组织1773名干部下一线开展对农村面貌改善工作实践的调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动态掌握实情;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基层小事要办好、好事要办实,确保乡村建设与本土文化、经济、风土人情相适应;坚持汲取基层实践中的智慧,强试点、示范效应,总结经验做法并复制推广,循序渐进式做好乡村实践。实效检验工作成效。以工作实绩检验农村面貌改善工作成果。统筹乡村振兴、交通建设等涉农项目26个,完成投资2.5亿元;目标镇的气网、讯网、电网建设进度达100%,户属设施项目改造已涉及13857户,打造20户以上院落110个;深入实施“六净六顺”工程,累计清理河道、各类渠道、道路1800多公里,清理村民房前屋后排水沟4490处、庭院8585个,整治家具、农具、柴草13831处,清理垃圾、残垣断壁、路障1630.5吨,处置农村生活垃圾28102.69吨。产村融合促进发展。为提高耕地质量,已整治1年以内撂荒地1449.36亩,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端牢农业“金饭碗”;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目标镇集体经济收入已实现238.48万元;持续推进目标镇竹苑水乡休闲旅游园、川南大草原等休闲景点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现已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2个。
相关链接>>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