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热土又将载入脱贫史册!
九十多年前,百色起义军在广西田东擎起第一面鲜艳红旗,掀开了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农武装割据”伟大壮举的序幕;九十多年后,脱贫摘帽的乡亲们在易地搬迁安置房里挂起了火红绸缎,欢度全县所有贫困村和贫困户出列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面对高度典型的贫困特征,田东探索出谋深虑远的战贫方略、走出快人一步的脱贫速度、取得坚实持久的脱贫成果。2016年以来,田东以过硬的战法,捧回了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等161项国字号和自治区级奖项。
这里致贫原因复杂、典型,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2015年贫困发生率仍为15.01%,近8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为统领,用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将“达标摘帽”和“长期发展”有机统一,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长期高质量发展;这里干部群众尽锐出战,打法得当,经过几年的鏖战,于2018年历史性地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这里脱贫战果丰硕坚实,为乡村实现振兴夯基垒台,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依然实现GDP同比增长7.9%,增速高出全国5.6个百分点;这里在2020年底和2021年初,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两次提名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高质量脱贫标兵。
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记者再次深入田东探访,回望战贫历程,总结打法经验,找寻取胜之钥。
一次谋深虑远的战略布局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将“达标摘帽”和“长期发展”有机统一,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长期高质量发展
初春的田东已暖意洋洋,蜿蜒的右江河水见证了它厚重的过往。这里位于广西西南一隅,深居河谷腹地,距中越边界不足100公里,山环水绕的地理环境庇佑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诞生。
时空更替,战时的天然屏障一度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直到2015年,田东还有53个深度贫困村。
治理贫困一直都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大难事。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老少边穷”地区,扶贫更是“南天门上种南瓜——难上加难”。
如何解题成为摆在田东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目标紧盯脱贫,但绝不止脱贫。换句话说,不能仅为了脱贫而脱贫。”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刘明国认为,脱贫攻坚是涉及政治、发展的第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同时将“达标摘帽”和“长期发展”有机统一,推动县域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
在田东县委、县政府看来,打赢脱贫攻坚战,靠各自为政、零敲碎打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全县形成合力、构建系统性的贫困治理体系,凝聚共识、集中力量、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才能赢得攻坚胜利、激活县域发展的“潜力板”。
共识如何凝聚?田东县委、县政府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作为基础性、常态化工作来抓,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凝聚起“忠诚使命、万众一心、精准发力、实干争先”的田东脱贫攻坚精神。
如何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高位统筹是田东攻坚克难的有力法宝。田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责任人的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体系,构建了“县委书记带头抓、县级领导全力抓、组织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协同抓”的党建责任体系,形成了县主要领导遍访贫困村、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村、干部帮扶贫困户全覆盖的工作体系。
军号一响风雷动。田东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同心共转,形成了“全县一盘棋、团结一致干”的格局,探索出了以精准脱贫“五步工作法”和“十大长效机制”为代表的“田东经验”:
——精准脱贫“五步工作法”是指“精准宣贯为先导、精准识别为基础、精准施策为核心、精准监管为保障、精准退出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让脱贫政策精准落地。
——“十大长效机制”以“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就业创业、分类救助、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社会帮扶、脱贫监管、统筹城乡、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内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让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
在治理体系、方法机制的支撑下,田东县发起了脱贫攻坚阵地战、产业强县持久战、新型城镇化建设大会战“三大战役”,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沿着这条行军路线勇往直前,向着高质量脱贫发起了冲锋,取得了丰硕、坚实的脱贫战果。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田东战“疫”又斗贫,就业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效力充分显现。田东实行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及疫情期间返岗农民工交通补贴等政策,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发放就业奖补约4300万元,覆盖外出务工贫困户1.9万余人,推动贫困户实现务工收入约7亿元。
一场各个击破的脱贫攻坚阵地战
——坚持“靶向治疗”,一块一块啃“硬骨头”,创造性地推动各项精准帮扶措施落实落细
一座方塔状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屹立在县城北侧的山上,在苍翠松柏的映衬下,石碑更显挺拔。
田东是一座英雄之城,面对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这里从来都不缺攻坚克难的精神。
“老少边穷”地区缺的是条件——产业发展、乡村建设都离不开资源要素的支撑,资金、人才等要素短缺是制约小城发展的最大命门。在贫困地区,有限的财政资金、人才投入如何才能激发起最澎湃的攻坚动能?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田东瞄准要素匮乏的难点、痛点,精准发力、多向创新、多点突破,下足了改革创新的“绣花”功夫,攻克了脱贫路上一个又一个堡垒。
以往,贫困户贷款难,难在没有抵押物。2015年,田东创建了贫困村信用体系建设,采取更加合理的信用评级方式,综合考虑道德品质、社邻关系、遵纪守法等情况,科学评定贫困户信用状况。截至目前,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22亿元,受惠贫困户近1万户。
林逢镇关国村路旁的围墙上,“今年我养牛,明年牛养我”的标语格外醒目。“你看我这牛长得肥不肥?”脱贫户谭国见到记者便开始炫耀家里养的牛,他靠着5万元小额信贷起家,成了村里的养牛能手。
以信用体系改革为肇始,2016年以来,田东农村金融改革步伐不停,组织机构、农村信用、支付结算、保险保证、抵押担保、村级服务“六大体系”相继建立和完善。截至2020年,全县金融机构种类齐全度居广西县域第一位,越来越多金融服务下沉到山区农村“毛细血管”。
“我们立足于培育‘造血式’扶贫‘干细胞’,把金融改革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应贷尽贷’,尽量满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激活了贫困村生产要素。”田东县常务副县长王以彦介绍。
孔雀东南飞、麻雀也留不住,长期以来,“老少边穷”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田东也不例外。
难题最需妙解。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田东锐意改革,内外发力,制定倾斜激励政策,引导人才活水加速向基层汇聚。几年过去了,这片红色山川间激荡起动人心弦的回响。
一方面,田东大幅提高脱贫攻坚工作在党员干部年度考核中的赋分权重,出台“一票赞成”绩效考评办法,对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直接评为优秀。指挥棒所指之处,处处是党员干部夙兴夜寐、尽锐出战的景象。
另一方面,田东注重脱贫攻坚队伍“内外兼修”。在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的同时,还深入实施“三个培养”工程,重点培养本地乡土人才,大批致富带头人和村干部后备人员成长起来。
更重要的是,在党员干部春风化雨、久久为功的引导下,贫困群众摒弃了“等靠要”思想,坚定了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信心。作登瑶族乡平略村村民黄梅描述起贫困户精神面貌的变化时说:“过去自卑、怯生的村民,如今腰杆子挺了,说话底气足了!”
以金融、组织改革为代表,田东县改革创新的“组诗”篇篇属“佳作”——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试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国家及自治区级荣誉161项。
一场稳步升级的产业强县持久战
——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带动脱贫振兴能力持续增强
在田东农村发展滞后的那些年里,玉米、水稻是田间最常见的作物。种养模式简单、经营分散、缺少龙头带动、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一直制约着田东农村产业发展。
产业无从抓起,富民强县就无从谈起。田东县把发展产业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之策,在综合研判县域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田东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田东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田东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掀起了一场产业强县持久战。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引进大型农企,加快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园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刘明国认为,要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将短平快的脱贫产业和不断升级的高效产业相衔接,形成长短结合、多点支撑、多重覆盖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助力田东从产业脱贫走向产业兴旺。
“以前村里种玉米,只能维持温饱;现在响应政府号召,改种价值高的芒果。”林逢镇林驮村那王屯果农黄大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扣除种植成本后,每亩净收入保底8000元,比外出打工划算!”
规划引领下,全县流转土地20.35万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711个,累计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58个,各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支撑,全县芒果、优质稻、蔬菜、特色种养等扶贫产业覆盖率达96.85%。东方希望集团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正邦集团6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等循环农业养殖项目落地建设,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显著,形成新的重大骨干产业。
在夯实产业扶贫的基础上,田东顺势而为,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向品种、科技、管理、服务要效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芒果产业为例,2020年,田东立足亚热带特色资源,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加速芒果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利用;同时,引入广西首条芒果自动分选生产线,连片打造集农业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农业电商、农旅休闲、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基地,让产业增值的红利惠及更多农民。
“这两年,从事芒果种植、销售、配送的村民户均年收入超过了20万元,家家盖起了‘芒果楼’!”林逢镇东养村党支部书记陆秀缎高兴地说。
从长远看,高质量脱贫要以地方财力为后盾。田东县在推动贫困乡镇、村、户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做大县级财政、做强实体经济。在推动建材、造纸、制糖等传统老产业转型调优的同时,以最大程度的思想解放和政策优惠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近5年,共引进招商项目72个,总投资275.25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产业园规划建设2600亩,已完成一期投资1.8亿元和部分土地“七通一平”,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到园区考察洽谈合作,香港巨人园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进驻,建成后将成为广西同类产业园区中规模最大的园区。
人在画中走,水在画中游。喀斯特地貌塑造下的田东风光旖旎。近年来,田东正不断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走上“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一泓碧水薄雾绕,渔夫撒网浣女笑。错落、别致的村居掩映在翠绿的香蕉林中,林下游人如织,笑声如歌,祥周镇模范村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很难联想到,几年前这里曾是“陇佛九石一分地,广种薄收熬穷日”的贫困村。
“我们不仅规模种植香蕉和火龙果等效益好的经济作物,还依托龙潭灵湖开发乡村特色游,不仅提升了产业链价值、村里的颜值,更提升了村民的幸福值!”村党支部书记陆瑶倩介绍,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7216元增加到2020年的16692元,模范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模范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田东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不断培育“红带绿”文旅产业,全县产旅融合项目多点开花。“十三五”期间,全县旅游接待达1535.56万人次,旅游消费131.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7.42%和136.51%。
一场统筹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大会战
——加速资源要素在城乡间流动,强城镇、美乡村,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若俯瞰田东,城区框架沿着纵横的国道不断延展,“六纵六横”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一条条伸出的“触手”将周边农村地区“拉”得越来越紧。
“城镇化率的提高,有利于拓展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释放更大战略空间。”刘明国认为,坚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一体联动,能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在城乡间充分流动,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融合关系图景。
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扩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大会战,可以说恰逢其时、恰乘其势、恰合民意。
这场新时代红旗漫卷的大会战,“第一枪”从哪里打响?
城镇化建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到头来只能是“什么都建了一点,但什么都没建好”。田东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要打好这场大会战,关键在于抓住龙头,构建起加速资源要素在城乡间流动的“导流器”。
县城是城镇化建设的龙头。田东县注重规划引领,强化“新田东、大县城”格局,《县城总体规划》获批实施,近5年城区面积扩大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1%,城区绿地率33.66%。先后引进中冶赛迪、碧桂园、恒力等集团开展战略合作,金芒大道贯通高速出口和城北高铁站,公共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城南滨江新区一期基本建成,沿江双向开发前景光明。即使在2020年疫情期间,仍有碧桂园、恒力城、登高中央公园等17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火热推进,房产销售面积超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实现产销两旺。完成土地征收8808亩,供地31宗1529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1.39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时,注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017年起实施乡镇特色集镇三年提升计划,财政先后投入90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本约12.12亿元,发动群众集资捐款、投工投劳等,对全县10个乡镇街道、村屯进行集中改造,乡村风貌改造“三个结合”“田东模式”获自治区党委领导批示肯定,并在百色全市推广。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田东的“导流器”是园区建设。过去5年,田东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建设深百合作田东产业园,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园,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十三五”期间,全县269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
“园区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边接着城市、一边接着农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想载体。”田东县县长黄文明指出,发展园区经济,可以搭建起政府、企业、返乡入乡人员、农民多方参与的兴业平台,最大限度凝聚起发展合力。
蜿蜒的古榕江畔,万亩蔬菜基地铺向远方,设施化育苗工厂点缀其间,不时有几名农民戴着斗笠下田摘菜。这幅集古朴与现代元素于一体的“田园劳作图”,是天成国家有机农业综合体项目的杰作,这里配备了有机果蔬设施生产基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路线及配套度假区,共吸纳了1700多名农民就业。
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田东在这场大会战中,还充分考虑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如何快速融入城镇的问题。
走进思林镇龙邦村安置小区,记者看到,扶贫车间、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学校、菜市场、快递网点等设施一应俱全,街道上人们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我们采取城镇安置的方式,将城镇优势资源充分对接到贫困户,使搬迁群众不仅能尽快就业脱贫,还能快速融入市民生活。”原国家发改委挂职田东县委常委、副县长潘玛莉介绍,社区街道优化服务,包搬迁入住、包就业创业、包生活指导,让群众“搬得出、安得住、融得快、能致富”。
“过去爬天梯,现在坐电梯!”村民班荣从山里搬迁出来后,很快打消了各种顾虑,“在扶贫车间上班很近,社区生活又方便,现在日子特别好!”
战鼓催征马蹄疾,心向振兴再出发。农历牛年伊始,以乡村振兴总体战为统领的新会战已在田东打响。我们有理由相信,田东将以可持续减贫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举措创造全面振兴乡村新征程的新局面,力争为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再树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域样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